【歐金融監管新規MiFID II上路 市場流動性恐受衝擊】
外界期待以久、旨在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的金融工具市場規則II(MiFID II)周三已在歐洲正式生效。由於交易商與資產經理人要適應新法上路,恐使歐洲市場流動性在未來幾天受到衝擊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MiFID II是一項監管改革措施,涵蓋歐洲證券交易的幾乎每個角落。歐盟大約花費近8年時間才完成這項新法,它的目的有二:一是遏止金融公司欺騙投資者,另一則是防範未來金融危機再度發生。
由於這項新法旨在提高歐洲市場競爭力與透明度,因此它的內容將包括迫使資產經理人公開有關投資的各種費用,並且限制「暗池」(dark pool)交易平台的使用。
可預見的是新法上路後,金融公司未來獲利將受影響,並需要對新科技擴大投資。根據波士頓顧問集團預估,光是去年歐洲金融公司就支出21億美元對MiFID II預做準備。
另外Coalition研究機構推估,歐洲投資銀行活動約有兩成將大幅受到新法影響。
然而在MiFID II生效後,受影響領域包括以下幾項:
首先是在交易追蹤方面,金融機構未來必須記錄有關客戶交易的電話與電子訊息,其中多數交易將必須立即向主管機關進行通報。
其次在透明化上,主管機關將鼓勵更多交易在公開交易所進行,並減少所謂暗池平台的交易使用。暗池讓基金經理人能秘密交易,而且無須顯示下單的數量與出價。
新法也將要求債券交易的透明化提高,這顯示在交易完成後,有些情況是在交易前,必須公布價格。
在研究方面,新法實施後,投行要對過去免費發放的投資報告進行收費,藉此遏止資產經理人只與特別銀行進行交易,而導致利益衝突情況發生。
最後在業務承銷,投行必須公開對企業承銷債券的交易費用,並向投資者提供更多債券銷售細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什麼是MiFID II ?
MiFID是指“歐盟金融工具市場規則”,即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的縮寫。它是歐盟地區規範金融投資公司行為的法律框架檔。該法律框架創立於2007年,適用的範圍包括所有歐盟成員國的金融性質公司。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,為吸取教訓,歐盟委員會於2011年11月決定對MiFID進行了一次修訂。
2014年6月12日,歐盟官方公報公佈了修訂版的“歐盟金融工具市場規則”,也被稱為MiFID II,並公佈了“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”(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gulation ,MiFIR),該法規旨在闡明MiFID II框架下的具體法律法規。
作為歐盟金融市場的指導性綱領檔,歐盟27個成員國針對各國金融衍生品市場,必須依據MiFID II和MiFIR來制定相應的監管法規。
主要內容
1)公開價格標記
外匯市場是一個細分的場外市場。大多數經紀商可能會根據客戶或者客戶群額外標記他們的價格。根據要求,經紀商需向客戶披露價格標記
2)公開交易對手
在MiFID II要求下,經紀商需要公佈交易訂單是放到了外匯市場還是內部消化
3)報告交易情況
如果客戶訂單有對應的多個價格執行,經紀商需要向客戶展示並解釋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交易執行情況。
新聞來源:中時電子報、新浪網
影片來源:RTV